微信那所谓的“清理僵尸粉”服务,表面上好像挺便利,然而其背后却潜藏着极为严重的安全方面的隐患,众多的用户在根本不知情的状况下就致使个人隐私被泄露了。
清理服务的运作原理
通常这些服务凭借自动化脚本被实现,当用户扫描了provider发来的二维码时实际是在于授予其登录自己微信电脑版本的权限,登录之后程序靠着模拟人工操控向所有加好友群发消息。
凭微信的那个反馈机制,如消息送出失败且呈现红色感叹号,系统便会将该联系人标记称作“僵尸好友”整个进程看着高效,实际却冲破了微信的安全防护。
个人信息面临的风险
服务方因授权登录得以获取用户全部聊天记录快手僵尸粉,2021年浙江警方破获的案件表明,某个清粉程序于三个月内窃取620万用户聊天记录,这些数据最终被卖给诈骗团伙。
不仅仅是聊天范畴的内容,服务这一方还能够去获取用户的好友清单一系列人物联络汇总信息、手机所具备的型号特性相关内容,还有地理位置这般敏感类别的信息。这些数据于黑市之上存在很高有价值意义,常常被运用来实施精准诈骗行为以及进行营销推广活动。
潜在的法律后果
按照《网络安全法》第四十四条所规定的情形,非法获取个人信息这种行为,其最高能够处以一百万元的罚款 ,在2023年的时候 ,上海有某一用户 ,因为使用清粉服务 ,结果造成好友受到欺骗 ,最终该用户必须承担连带赔偿这一责任 。
更为严重的是,要是账号被运用在违法活动方面,那么用户极有可能面临刑事责任,已有相关案例表明,被盗用后的账号被用于开展传播违法信息的行为,进而原号主只好配合警方去展开侦查工作。
微信官方的态度
多次发布声明的腾讯公司,明确禁止任何形式的第三方清粉工具,在2022年,微信安全中心封停了超过1200个违规清粉公众号,以及小程序。
官方给出了安全的好友验证途径,即尝试转账,此转账不输入密码,或者创建群聊;若显示你不是对方好友这一状况,又或者无法邀请,那么就能够确认对方已经把好友删除了;这些办法既具备安全性而且还可靠 。
受害者的真实案例
今年3月,北京有位李女士,使用了清粉服务,之后,多位好友投诉称收到欺诈信息,经调查获知快手僵尸粉,她的账号在晚间向联系人送了涉嫌赌博的网站链接 。
类似这样的身份盗用案件正呈现出逐年增多态势。
正确的防范措施
当碰到清粉广告之际,应当马上进行举报。根据微信安全中心给出的数据显示,在2023年经由用户举报而被下架的违规程序有356个。与此同时,需要定期去检查登录设备,并且及时地移除陌生设备。
提议开拓账号维护功能,筹备登陆二次考证。要是已然用过清粉服务,就要即刻替换密令,还要核查账号有否存在异常操控。这般举措能够高效削减风险 。
你有没有曾经接收到过这样子的清粉信息呢,在评论的区域当中去分享你自身经历,以此来警示以及告知还有更多的朋友们要留意并且做好防范措施,要是你认为这篇文章是存在着一定帮助作用的,那么请给予点赞方面的支持而且分享给更多的好友们。